老献公正和小女儿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时,突然伤情复发,贴身仆人黑伯赶紧带他去疗伤,众人刚松了一口气,此刻又紧张起来。
此时,两位公子已经接到密令,马不停蹄地赶回栎阳。嬴渠梁轻装简行,孤身一人率先来到公父面前,公父向他承认自己之前的失误,后悔没听他的话,躺在床上的献公说:“老父有,你怨为父吗?”
“断事在时事,儿臣不愿公父。”
公父告诉他,老兵们眼毒,评价他“临难不惧,临危不乱”,老献公之前急着收回兵符,并让赢渠良去照顾那帮老兵,是在对他做最后的考验,他成功的通过考验,并被公父立为太子,并要求立即登基。
另一边,公子虔动作慢了半拍,又因为带了马队,被长史阻拦在寝宫外,双方正在纠缠的时候,
赢虔生气说道:“我现在马上要面见公父。”
嬴渠梁已经从公父那里出来,他替二人解了围,并知会长史立即召集文武大臣进行朝会。
嬴渠梁迎面说道:“大哥,公父正在等你,快去!”
“你不去?”
“公父说了,一旦回来,立即单独觐见。”
公子虔见到嬴渠梁早自己一步觐见,心里隐约感觉到不妙。献公先是对嬴虔打了一副亲情牌,告诉他在自己的心里,两个儿子一样的疼,不曾偏心,公子虔感动得一塌糊涂,献公趁机让他设身处地的想想广大的士兵、百姓、商人们,他们会更愿意谁当国君?
献公问长子:“你说,假如你是农夫,是工匠,我这是个军士,你看谁做国君更好?”
听到这里,公子虔立即明白了自己一向只管打仗,根本不曾关心底层人的死活,于是他告诉公父,嬴渠梁才适合当国君公父听完以后,他内心紧张的心终于放下了,虽然公子虔表明认可秦渠梁为国君,但是公父还是要他发誓,献公说:“实在是国家功公器,不能寄予一言。”
这公子虔铮铮铁骨,当场就剁下一根手指头,并写下血书,立下誓言,公父见状心酸不已,但是为了秦国的稳定,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献公着急命黑伯快来扶公子虔去包扎伤口。
待到公子虔走后,献公才撤走大帐后的8名死士,只要公子虔有当国君的心思,老献公就会立刻诛杀他,作为父亲,他最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,所以之前献公才会紧张。
都说最是情帝王家。
搞定公子虔以后,献公再次着急嬴渠梁前来,把把公子虔的血书和手指头交给嬴渠梁,并告诉他用此来制约公子虔。
献公对嬴渠梁说:“他若有二心,你就可以公诸朝野,人人得以诛之。”
嬴渠梁当场泪崩,说自己和大哥素来是同心同德,完全不必如此折磨大哥。不过献公却不这么认为,他告诉嬴渠梁,秦国四代乱政,都是骨肉相残,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局面,他必须要这么做。
献公苦口婆心道:“你要倚重他,血誓,只防万一。”